RFID技术有哪些类型?各适合何种应用?

作者:cambrain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1-21     点击数:0    

RFID(射频识别)技术根据工作频率、耦合方式等不同,可分为多种类型,以下是常见的RFID技术类型及其适用应用:

低频(LF)RFID

工作频率:一般在125kHz - 134.2kHz。

特点:穿透性强,能穿透水、木材和动物等物体;信号传输距离短,一般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;成本较低,标签的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。

适用应用:主要用于动物识别,如畜牧养殖中的牲畜身份识别,通过给牲畜佩戴低频RFID标签,可实现对牲畜的养殖、防疫、追溯等管理。还用于门禁系统,如员工或居民通过低频RFID卡片或钥匙扣来开启门禁,实现人员出入管理。

高频(HF)RFID

工作频率:通常为13.56MHz。

特点:数据传输速率较高,可实现中等距离的识别,一般在1米以内;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,标签成本适中。

适用应用:广泛应用于图书管理领域,在图书上粘贴高频RFID标签,可实现图书的快速盘点、借还管理和定位查找。也用于电子车票,如地铁、公交的非接触式智能卡,乘客刷卡即可完成支付和身份识别,提高通行效率。

超高频(UHF)RFID

工作频率:在860MHz - 960MHz频段。

特点:识别距离远,一般可达数米甚至更远;数据传输速率快,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;但穿透性相对较弱,标签和读卡器成本相对较高。

适用应用:常用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,在货物的仓储、运输和配送环节,通过超高频RFID标签对货物进行标识和跟踪,实现货物的快速盘点、库存管理和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。也适用于零售行业,如商品的防盗、库存管理和自助结算等,通过在商品上粘贴超高频RFID标签,可实现对商品的快速识别和管理。

微波频段RFID

工作频率:一般为2.45GHz、5.8GHz等。

特点:识别距离非常远,可达几十米;数据传输速率极高,可实现高速移动目标的识别;但设备成本高,技术难度大,对环境要求较高。

适用应用:适用于不停车收费系统(ETC),车辆安装微波RFID标签,通过收费站时,无需停车即可完成收费操作,提高了通行效率。也用于智能交通中的车辆识别与管理,如停车场的车辆进出管理、交通流量监测等。